葉氏化工主席葉志成先生表示:「盡管整體經營環境不利因素持續,集團在新領導團隊的帶領下積極抓緊機遇,成功令多項業務錄得佳績。集團整體業務在經營溢利方面,都扭轉2015年的劣勢,達到預期目標。展望2017年,預期經營環境將繼續受多項不明朗因素影響。然而,集團對中國經濟持續取得平穩增長有信心,亦對各項業務審慎樂觀。集團將堅持專注本業,加強研發,尤其是創新的環保性新產品,進一步鞏固集團在業界的競爭能力和壯大機會。」
業務回顧及展望
溶劑
回顧期內,受惠江蘇泰興新廠自投產后運行順利,提供充裕產能滿足華東、華南市場,令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加上出口銷量大增兩倍至近10萬噸,因此銷售總量錄得20%理想增長至接近95萬噸。期內銷售金額上升4%至52億港元,主要受制于平均售價仍有下調及人民幣匯率下跌。經營溢利則受惠于「規模效應」而進一步體現,加上去年第四季度的材料價格回升有利于毛利提升,溶劑業務經營溢利增長151%至3.4億港元。
為保持業績增長,管理層已從多方面著手,以提高綜合競爭力,包括優化產能,拓展市場,提升年銷量至百萬噸;同時推行進一步技術改進,檢討供應鏈運作以降低成本;管理團隊亦會檢視企業架構,提升營運效益。
油墨
集團于執行專注細分市場、優化經營及提升利潤的努力在回顧期內取得可喜的業績。油墨銷售量上升至近7萬噸,經營溢利增加至1億港元,較2015年同期上升近46%。營業額則微跌4%至14.3億港元。
研發新產品繼續成為業務增長的主要動力。環保油墨的市場化工作在去年下半年進展順利,部分客戶已開始訂購。來年,油墨業務將繼續利用其市場領導地位加強在食品包裝業務的盈利能力,進一步透過架構改革削減成本,并研發新綠色產品來提升產品組合。
涂料
受惠于管理層致力推行各項業務策略,包括加快環保水性乳膠漆的銷售增長、重建經銷商網絡來強化業務發展; 犧牲少部分信貸風險高的業務來提升總體銷售質量;進一步整合產品結構,果斷退出利潤偏低及業務前景不樂觀的電子產品類涂料市場;及精簡架構等降本措施等,涂料業務整體銷售量按年增長12%。
然而,涂料業務重整產品線,更環保但毛利較低的乳膠漆的銷售占比有所增加,另業務整合亦產生一次性較大的相關費用,導致經營溢利倒退。涂料業務于期內銷售額下跌10%至17億港元,而經營溢利則減至2,700萬港元,同比下降56%。
為應對經營環境的日趨嚴峻,涂料集團2017年年初設立了聯席總裁制,其中一位總裁將專注建筑涂料及家具涂料的業務發展,銷售渠道建設,以及開發高端環保產品,如第二代的水性木器漆、多功能的建筑乳膠漆等;另一位則集中供應鏈的營運優化,引入顧問專家,持續改善組織能力,達致結構性降本的目的。
潤滑油
潤滑油業務年內轉虧為盈,由2015年的2,600萬港元虧損上升至錄得168萬港元的經營溢利,營業額則回落6%至3.28億港元。由于致力發展細分市場,并在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包括銷售流程、原材料采購、生產、物流等削減結構成本,毛利率因而較2015年顯著提升。
管理團隊積極開拓高端汽車發動機潤滑油業務,現已初見成效。同時將會乘勢為產品組合重新定位、加強分銷商網絡、重塑「力士」潤滑油的品牌形象,希望在選定的目標細分市場持續提高盈利。
集團于2016年底斥資1.3億港元,在港島灣仔購入物業作新辦公地點,預計總部會在2017年第二季遷入新址。粉嶺現址的四層半辦公樓及貨倉已自2016年12月起出租予第三方,2017年集團遷出后,整幢物業將會由該租戶使用,達到善用資產的目的。
葉氏化工聯席行政總裁葉子軒先生及王旭先生總結:「2017年預期仍將充滿挑戰,但憑借我們的穩健經營策略:聚焦細分市場,努力降低營運成本,加速研發新產品,相信集團將可進一步提升業績,為股東創優增值。」
關于 葉氏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葉氏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葉氏化工」或「集團」)創辦于1971年,前身為「恒昌行」,于1991年成為香港上市公司。集團專注生產及銷售化工產品,核心業務為溶劑、涂料、油墨及潤滑油,為全球最大之醋酸酯類溶劑生產商,亦為中國最大的油墨製造商及國內涂料品牌的領導者之一。
集團總部設于香港,十多間不同種類的生產廠房遍佈神州大地,產品分銷網絡覆蓋中國各大省市。葉氏化工旗下品牌包括「紫荊花」油漆、「洋紫荊」油墨、「恒昌涂料」工業漆、「力士」車用潤滑油,以及「博高」特種潤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