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實上,進入2024年以來,各行各業的生存現狀不但沒有改善,甚至還在不斷惡化,企業為了生存下去,“價格戰”硝煙四起,有些企業受困資金壓力,甚至虧本賣,來尋求自保。
化工涂料:永遠比同行低1元,不惜犧牲產品質量
涂料行業的價格戰仍在持續,內外墻乳膠漆行業,永遠比同行報價低一元,還包工包料送禮包。水性工業漆市場,出現了低值個位數的產品,不僅有成本4元號稱5-8年質保無憂的產品,還能免費寄色卡,免費設計效果圖。
此外還有1元/公斤的工程漆、一平方米成本4元的水性工業漆、包工包料8元/平米的彩鋼瓦漆、以及8毛錢左右的真石漆、5元/公斤的鋼結構水漆,號稱質保8年,但這背后卻是起泡褪色,只起到了裝飾作用,卻沒有為工件起到保護作用。
光伏:進入“8毛時代”,關停延產忙回血
當前組件終端報價已進入“8毛時代”,普遍低于企業生產成本。一線品牌N型TOPCon組件目前大部分已降到0.76-0.85元/瓦之間,P型PERC組件價格在0.73-0.80元/瓦。有的二三線詢到的價已然達到了0.6元/瓦左右的價格,堪稱“白菜價”。廠家為了清庫存,已經不按訂單大小來確定是否出貨,甚至喊出了“一片都賣”的口號。
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開源節流,尋找“止血”方案,關停產線、延后投產、取消投資正在成為不少企業的選擇。隆基采取跨基地支援、排班輪休等多種措施。天合光能在泰國和越南的產能即將進入停產檢修狀態。聆達股份、海源復材、向日葵、沐邦高科等多家上市公司也紛紛叫停了相關光伏項目。
圖書:2折擊穿成本線,58家出版社抵制電商大促
近日,涉及北京和上海共計58家出版社的兩份聯合聲明引起了廣泛關注。聲明針對京東的618促銷方案活動提出了疑問和反對意見。京東近期推出的618促銷方案涉及全品種圖書價保2-3折的活動內容,大促也是為了提高銷量,再讓利消費者。但出版行業不滿,認為2-3折的促銷價已快擊穿成本線。
目前圖書銷售主要依賴電商渠道,因競爭激烈,為爭奪市場份額,低價策略在電商平臺已呈常態化。長期的促銷策略,使得許多讀者養成了“等活動才買書”的習慣,出版業“很受傷”。
券商:傭金價格戰打響,盈虧線即將被突破
券商打響新一輪傭金價格戰,目前市面上多家券商融資年利率可做到5%以下,還有券商給出“500萬元資金即可給到4%”的超優惠費率。目前的實際操作中,最大折扣已低于公示利率的五折。對2021年至2023年間有可比數據的38家上市券商融資融券利率進行統計發現,兩融利率已處于長期下降通道。
某頭部券商投顧表示,如果大幅降低利率,企業盈利能力會受到影響,融資利率如果低于4%,基本就不賺錢,因為純資金成本就在3.4%以上。兩融綜合含稅成本約為4.2%,這是盈虧線。
快遞:單價下滑14.6%,增量不增收
從2010年到2023年,快遞行業的平均客單價已經由24.57元降到了9.11元。2023年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320.7億件,同比增長19.4%。單票收入為9.1元/件,同比下滑4.3%。目前快遞行業同城件單價同比下降了8.9%,異地件單價更是大幅下降14.6%。
申通、圓通、韻達的業務總量同比增速明顯,分別增長了40.0%、26.6%、27.0%,但并沒有被轉化為收入。申通快遞今年前兩個月,其業務總量雖然達到了28.5億票,但單票收入卻已經來到2.22,同比下降13.28%。圓通與韻達今年前兩月有著33.93億票、30.22億票的業務總量,但它們的單價也降到了2.49元與2.28元,降幅分別達到5.68%與14.77%。
家電:旺季價格腰斬,部分電器已接近成本極限
今年“6.18”也沒能讓國內家電市場升溫,5月20日至6月9日彩電累計銷量83.3萬臺,同比下降37%,銷售額30.6億元,同比下降27.3%。
空調市場是今年“6.18”價格戰的另一個重點領域。截至6月9日,國內空調市場,線下渠道銷量、銷售額分別同比下降17.87%和16.68%,均價下降2.04%至4222元。100英寸的液晶電視2024年1月的均價為16954元,如今的均價幾乎是“腰斬”。今年“6.18”空調市場中低端產品的價格降幅約8%-10%,1.5匹單冷空調從原來2000元的機型直降200元。華凌、TCL、長虹、小米1.5匹一級能效變頻空調,已降到1600-1800元左右,接近成本極限。
家居建材:有人嘗到紅利,有人被迫停產放假
去年9月,歐派推出了“衣柜/櫥柜699元㎡”的惠民產品。很快,索菲亞、尚品宅配、詩尼曼、AI家居等品牌也分別推出了688元/㎡、699元/㎡、899元/㎡、899元/㎡等低價套餐。床墊行業慕思和喜臨門在直播間推出線上專供產品,線下定價過萬的床墊,線上價格僅需5000元左右。
在歐派推出了“699套餐”后,其在9月1日-10月15日期間的訂單量增加了30%,總體訂單量更創出了歷史新高。但并非所有跟隨者都能“吃到肉”。對部分家居企業來說,不降價沒有銷量,但降價了也不一定能提升銷量。以陶瓷行業為代表的家具生產工廠都放出了“超長假期”通知,部分工廠的假期更長達大半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廠的經營困難。
汽車:賣1輛虧2萬,現金優惠高達20000元
降價,現金、置換補貼,低利率金融貸款等優惠,成為車企618搶奪客戶的慣用手段很多車企選擇降價促銷,“賣一輛虧1-2萬”,以換取市場份額。奇瑞、一汽奧迪、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捷豹路虎、雪佛蘭、比亞迪、五菱汽車、阿維塔等汽車品牌推出618金融、補貼等多重優惠。
東風日產軒逸6月1日-6月30日,軒逸經典舒適版優惠后6.98萬元起,全新軒逸優惠后8.98萬元起;上汽通用雪佛蘭品牌6月1日-6月30日下定科魯澤限時優惠價6.18萬元起,起售價下調3.31萬元;吉利汽車從6月1日起,吉利全系車型惠享“6周年節慶價”,至高現金優惠高達20000元;蔚來汽車6月份延續了1萬元的以舊換新補貼,BaaS方案賬單“買四送一”的租電權益,以及1年NOP+免費使用權。
電池:跌價52%,龍頭市占率下滑,整體不掙錢
今年一季度,電池價格戰激烈程度進一步加劇,磷酸鐵鋰電芯(動力型)的均價降到0.38元/Wh,環比降低13.6%,同比降低52%,三元鋰電芯(動力型)降到0.48/Wh,環比降低4%,同比降低44%。電芯價格已無限接近于成本,多數企業基本可以說是增收不增利,整體依舊不掙錢。
電芯價格戰下,正逐漸影響到頭部電池廠商的市占率。5月份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38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較去年同期增加3家。排名前3、前5、前10的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分別為31.7GWh、34.5GWh和38.6GWh,占總裝車量比分別為79.5%、86.6%和96.7%,前10家占比較去年同期降低0.7個百分點。
“組合拳”才能搶奪市場,單打“價格戰”牌難生存
價格戰是一種常見的市場競爭手段,企業通過降低價格來吸引消費者,爭奪市場份額,其根源在于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當市場供大于求時,企業為了消化庫存,提高市場占有率,往往會采取降價策略。然而,這種競爭模式并非沒有代價,它可能導致企業利潤下降,還可能引發惡性競爭,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威脅。
此外,其還受到成本控制能力的影響。那些擁有較低生產成本、更高效運營模式的企業,在價格戰中更有優勢。對于那些成本較高的企業來說,價格戰則可能意味著利潤的大幅縮水,甚至面臨虧損的風險。也就是說,不能一概而論地說這種模式必須杜絕。事實上價格戰存在多年也確實無法迅速被取締,但它只能作為輔助性的存在,必須配有品牌打造、質量到位等主流操作,才能事半功倍。如果單打出“價格戰”這張牌來闖蕩江湖,必然是無法在市場立足和生存的,反而還會加速自己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