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量市場下 百強企業實現利潤增長
從銷售額情況來看,2023年涂料百強企業合計銷售額達到2140.03億元,同比2022年數據增長了123.56億,增幅約6.13%。其中銷售額在100億元以上、50億元-100億元(不含)的企業共有7家,合計銷售額占百強總銷售額的52%。10億元-50億元(不含)、1.78億元-10億元(不含)的企業共93家,占比為32.31%和15.42%。
TOP7企業的銷售額與剩余93家企業之和幾乎持平,形成了一種近似1:1的資源分配格局。展現了行業內資源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強者恒強的現象愈發顯著。由于掌握了更多的市場份額和資源,這些龍頭企業能夠吸引更多的客戶訂單,從而實現更高的銷售額,在后疫情時代這種現象尤為突出。
立邦涂料、PPG工業公司、阿克蘇諾貝爾涂料位居三甲,2023年銷售額分別為424.17億元、198億元、148.32億元,且已經蟬聯四年。值得注意的是,盡管TOP10中也有多家民族企業,但卻沒有超過100億這個門檻,在高端PK戰中稍顯遜色。
新晉企業多為民族龍頭,環保型產品迎來利好
在審視2023年的涂料銷售額百強榜單時,我們注意到有5家新晉企業嶄露頭角,它們分別是德威特涂料有限公司、中遠關西涂料化工有限公司、華辰環保科技(江蘇)有限公司、廣東華江粉末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北京漢森邦德科技有限公司。這些企業的銷售額介于4.22億元至35.6億元之間,占銷售額百強總數據的2.7%左右,并且大多數為本土企業。
這一現象不僅展示了民族企業在涂料行業的蓬勃發展,也預示著在未來幾年內,將有更多本土企業能夠躋身涂料銷售額TOP100的行列,彰顯出民族企業的強勁崛起之勢。而魚躍龍門的這5家企業中,多為環保粉末涂料廠商,可見綠色環保對于涂料企業的拉動確實是不可忽視的,未來能夠滿足低碳環保的涂料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超60%的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
從同比變動情況來看,除了5家新晉企業之外,其余95家企業中,有57家實現了銷售額的同比增長,占比高達60.6%。這表明在2023年,超過半數的企業展現出了積極的業務增長的空間。
在這批增長的企業中,株洲飛鹿高新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驚人的45.64%的增幅領跑,成為大贏家。其在2023年依托防腐防水產業雙輪驅動的業務發展思路,夯實經營業績基本盤,同時謀劃布局新能源產業,推動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營收和凈利潤都有了大幅增長。
緊隨其后的是浙江喜澤榮制漆有限公司,增幅達到了43.18%,穩坐亞軍寶座。該企業在粉末、水漆、油漆等領域均有涉及和成就,且在去年榮獲“浙江制造”品字標認證證書。“喜澤榮”目前經銷商遍及四川、重慶、河南、湖北等國內十幾個地區,提供熱忱、貼心的服務。
東來涂料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35.71%的增長勢頭,榮登季軍位置。2023年企業堅持聚焦主業,大力開拓市場,提升運營效率,持續研發投入,市場競爭力增強,在汽車OEM原廠涂料領域,實現突破,在汽車內外飾件涂料領域,實現增長,帶來整體業績的提升。
與此同時,有4家企業的銷售額保持穩定,占比4.25%,而另外34家企業的銷售額則遭遇了下滑,占比為36.1%。整體來看,盡管行業內部分企業面臨挑戰,但多數企業依然保持了穩健的發展態勢。
外資企業銷售額累計占比55%
在銷售額百強中,共有十幾家外資涂料企業上榜,合計銷售額為1172.59億元,占TOP100涂料企業總產量的55%左右。這也揭露出一個趨勢:盡管新上榜的6家企業均為本土企業,顯示出民族品牌的活力和潛力,但榜單上仍有十幾家外資涂料企業占據一席之地,民族涂料企業在榜單上的占比不足50%,反映出民族企業在與外資企業的競爭中仍面臨著一定的挑戰。
目前國內涂料企業與外資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比如在技術研發方面的資金和精力投入不足,在管理體系和運營效率方面的不太穩定,國際化布局方面的弱化,以及人才軟實力方面的引進不夠等,以上種種綜合作用下來,最終體現在了品牌影響力方面,自然也就會受到下游企業的區別對待。而在“訂單荒”成為老大難的當下,已然縮水的下游領域,正在成為涂料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如何做好產品和服務,深入挖掘創造需求,也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