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本,涂料化工廠甩賣工廠
據涂料采購網了解,因為聚焦業務、轉型升級、資金回款等多種原因,選擇賣掉子公司或者部分業務的并不在少數,有些甚至多次操作,不斷“瘦身”自救。
2023年至今,富思特曾密集投資設立了13家新公司,包括北京富思恒盛新材料科技、山東富思臻遠新材料科技、海南富思九川科技等。2023年7月份才投資設立的四家公司,在9月份又離奇被注銷。
防護涂料和密封解決方案的供應商Seal for Life Industries出售給漢高。
德國GREBE Holding旗下全部工業涂料業務威堡涂料出售給關西涂料的歐洲合并子公司關西赫利奧斯。
供應漆面保護膜和窗膜產品的愛瑞德科技(大連)有限公司業務及資產出售給伊士曼。
立邦涂料(印度)有限公司(NPI)和伯爵立邦汽車涂料有限公司(BNPA)股權出售給立邦涂料。
巴斯夫宣布,將用于采礦的絮凝劑業務出售給美國特種化學品生產商索理思。而在1個月以前,巴斯夫宣布已將其位于美國圣地亞哥的Spartec®生物能源酶業務出售給拉曼集團的子公司Danstar Ferment AG和Lallemand Specialties Inc。
Donatelle塑料公司將出售給杜邦公司,交易預計將于2024年第三季度完成。
密封劑、粘合劑和其他產品制造商NPT公司51%的股份出售給立邦涂料子公司澳洲多樂士。
江蘇嘉好100%股權出售給硅寶科技,價格4.84億元。
LYB位于德克薩斯州貝波特安德伍德工廠的環氧乙烷及衍生物業務和相關生產設施出售給英力士。
三井化學子公司Katsuzai Chemical的股份轉讓給田中藍控股株式會社;全資子公司三井化學工業產品有限公司轉讓給前田工纖株式會社,轉讓價格約為55億日元(合人民幣約2.5億元)。
泛能拓將持有的路易斯安那顏料公司二氧化鈦制造合資企業工廠50%的股份轉讓給康諾斯。
買賣雙方均在博弈,“冰火兩重天”將何去何從?
據涂料采購網不完全統計,以上20多家轉讓方,除了涂料企業之外,也包括有機硅、塑料、樹脂、密封粘合、特種化工品、顏料等細分化工領域,可見“瘦身”的情況并不只是個例,更是在后疫情時代的一種普遍操作。在這其中,有資金緊張者,正在斷臂謀求財務重組,以求償還債務;有板塊業績下滑者,正在調整業務布局,力求將資金投入更有潛力的項目;也有轉型關鍵期的選手,通過抱團取暖等捷徑,來突破難點改變未來的方向。因此這種“瘦身”的行為,并不能一概而論的成為溺水前的自救,未到最后關頭,也無法真正驗證,企業的決策是否英明。
而對于受讓一方,愿意接受吸納一些分公司或者業務,自然也有著自己內心的盤算。化工行業遭遇了大規模去庫存、需求疲軟、利率上升和資本市場緊張的考驗后,能夠堅持下來并大手筆吸納業務,也說明了強大的資金實力和對未來的樂觀展望。一方買入一方賣出,本質上也是一種博弈,看看誰能判斷正確,盡早出泥潭。難怪化工人紛紛表示,眼下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的趨勢,行業秩序重塑的同時,會有一批黑馬逆勢而上,也會有不少企業順勢衰亡,眼下的每一步都將決定了他們將在“冰火兩重天”的市場中走向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