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廣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港新材料)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生產線運轉不停,一卷卷鋼卷源源不斷下線,整裝待發,從這里流向全國各地市場。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生產規模居行業前列,多項數據指標皆創新高。
北港新材料公司壓延廠車間自動化生產線
距離北港新材料不遠處,總投資達500億元的廣投北海綠色生態鋁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正向著年底完成第一個氧化鋁主要工序建設、2025年三季度項目投產的目標沖刺。項目現場,主體車間拔地而起,廣西首個20萬噸級高樁散貨碼頭初見雛形。不久的將來,這個代表著廣西鋁產業轉型方向的重大項目,將在鐵山港區形成從港口物流到終端鋁產品加工的完整臨港產業鏈,打造上下游互為支撐,高度集約化、循環化的沿海高端鋁產業鏈聚集基地,項目全部達產后年產值約600億元。
“鐵山港坐擁天然良港,區位條件優越,海航暢通、港廠聯通,原料經過水運而來,從碼頭直達廠區,降本提效優勢明顯,這是吸引企業落戶的主要原因。”廣投臨港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麥勇軍認為,良港的天然優勢,加之優越的營商環境,讓港區發展新材料產業未來可期,也讓企業對港區打造產業集群充滿信心。
近年來,鐵山港區搶抓發展新機遇,立足良港優勢,乘風揚帆,向“新”而行,發揮沿海臨港優勢,聚焦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以前瞻眼光落子布局新材料,積極招大引強、強化要素保障、優化營商環境,吸引一批批新材料企業加速“聚集”,繪就“引進一個、帶來一批、建好一片”的產業發展盛景。
8月28日,鐵山港區不銹鋼產業集群再添生力軍:廣西卓輝新材料公司年產25萬噸不銹鋼制品精加工項目一期工程在鐵山港(臨海)工業區正式投產。當天,卓輝公司首批磨砂卷專列經鐵山港鐵路專用線首發,奔向湖南懷化市場,為新材料產業集群加快邁進增添新動能。
作為不銹鋼下游產業項目,卓輝總投資約0.8億元,建設不銹鋼冷、熱軋分條線、磨砂線、開平線等不銹鋼產品精加工生產線,項目全部達產后年產值約10億元,年稅收達500萬元以上。
高端金屬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鐵山港區的五大主導產業之一。近年來,鐵山港區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發展思路,制定新材料產業鏈全景圖,繪制產業招商地圖,成立新材料產業發展暨招商工作專班,制定發展清單、服務清單,抓好下游項目精準招商,在延鏈補鏈強鏈擴鏈上下足功夫,加快建設鐵山港臨港新材料產業園區和鐵山港智慧制造產業園區,力爭引進一批“填補空白”型和引擎型的重大項目,形成優勢突出的前沿新材料產業集群。
同時,鐵山港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前移,設立了大幫辦中心,從項目簽約到建設投產實行全流程各環節一站式、保姆式服務,對重大產業項目實行“一事一議”,依法依規在項目用地用林用海、資金補助、能耗指標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厚植新材料產業發展沃土,打造新材料產業發展強磁場。
鐵山港區聚焦金屬新材料產業轉型升級,力促北港新材料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落地,積極推動科技創新、產業扶持、技改獎勵等各類政策直達快享,壯大人才鏈、加強科技鏈、激活創新鏈、升級產業鏈,引進培育一批優強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聚合發展,推動金屬新材料產業逐步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目前,鐵山港區不銹鋼產業聚集不銹鋼冶煉—壓延—深加工(開平、分條產線)產業鏈,形成以北港新材料為龍頭,云思維、中誠再生等廢鋼回收加工以及盛昌隆、天順潤等為下游企業的產業集群,已具備年產不銹鋼340萬噸能力、60多萬噸不銹鋼深加工能力,生產規模居行業前列。鋁基產業已引進龍頭企業廣西廣投臨港工業有限公司及其配套的赤泥綜合利用項目,正在逐步打造產業集群。
據了解,鐵山港區金屬新材料產業現有已投產規上工業企業10家,今年在建及擬開工金屬新材料上下游產業重大項目11個,計劃總投資223.2億元,預計投產后年產值316.8億元;已培育北港新材料、盛昌隆等15家億元級別企業,1家自治區制造業百強企業;高新技術企業9家,自治區級新材料產業創新平臺4個、專精特新企業1家。2024年1至7月,金屬新材料產業累計產值505.16億元,同比增長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