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中石化、利華益等龍頭企業宣布產品噸價下滑百元左右,更是坐實了旺季降價的情況。

報價下滑20%,多種化工品進入下滑通道
事實上,正如眾多化工人所預期的,今年的“金九”旺季失約了。下游訂單冷淡的基礎上,化工品的售價也進入了下滑通道。據涂料采購網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末,已有60余種化工品價格較8月末環比下滑。這其中包括溶劑類的乙二醇丁醚、二甲苯、甲苯、丙酮、異丙醇、醋酸丁酯,基礎原材料類的MMA、粗苯、純堿、MDI、純苯、TDI、PTA、苯乙烯、BDO,以及下游類的PA66、PP、EPS、PET、PC、PBT等,價格下滑高達近3000元/噸,跌幅也接近了20%左右。
部分化工品9月環比價格變動
(以上數據來源于涂料采購網信息中心,如有差異請以實際數據為準!)
在今年9月,也有一些化工品出現了較長周期的低價位區間,并且觸及了近幾年的低點。9月下旬PTA現貨理論商談價格震蕩在4730-4765元/噸,處于近三年低點附近;純堿期貨主力01合約9月底收盤較7月初收盤下跌23.65%。現貨價格較7月初跌幅31.71%;9月份區內供需雙降下,河南甲醇現貨報價明顯下跌。
與此同時,諸多化工龍頭企業們也出現了報價下滑的情況。
萬華化學山東區域丙烯9月底價格較8月底下滑400元/噸至6600元/噸;MTBE山東區域報價下滑650元/噸至5750元/噸;叔丁醇山東區域報價下滑500元/噸至7400元/噸;苯乙烯華北、華東區域報價下滑500元/噸至9100元/噸;順酐下滑300元/噸至6050元/噸;MMA華東區域報價下滑300元/噸至14500元/噸。
華魯恒升醋酸報價下滑200元/噸至3250元/噸;己二酸報價下滑500元/噸至8300元/噸;環己酮價格下滑700元/噸至9200元/噸;PA6報價下跌950元/噸至12500元/噸。
……
“旺季不旺”成定數,產業鏈難現“贏家”
傳統旺季為何“不旺”?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尤其是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導致市場信心受挫,需求端疲軟。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連續處于榮枯線下方,反映出國內制造業活動的持續收縮,工業品需求受到抑制。這也揭露出一個真相:工業品市場面臨嚴峻挑戰,價格走勢持續下滑,“金九銀十”呈現“旺季不旺”的疲軟態勢。此外,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尤其是原油等能源價格的下行,削弱了工業品的成本支撐,使得價格難以在高位站穩。
生產商降價是不是能促進客戶的降本,并拉動一些訂單呢?諷刺的是,部分涂料化工企業其實并不希望原材料降價。沒錯,降本在當下只是自救的方法之一,但同樣重要的還有下游的訂單。原材料漲價時,市場的火爆有目共睹,大家也能夠在多米諾效應之下進行漲價。一旦上游原材料漲價,那么在透明的市場行情中,下游企業就會要求涂料等中游廠商降價,原因是你的成本低了,你的售價就要降下來。這種情況并不鮮見,在家電、汽車、新能源等行業都出現過,“友好協商”要求供應商降價以達成合作。
這也就意味著,化工產業鏈多個環節的企業,被外界風險裹挾著降價,后續帶來的將是巨大的影響。比如收入壓力增大,利潤空間縮小,以及下游冷淡疲軟造成的庫存積壓、占用資金、產品貶值、資金鏈緊張等。價格戰等惡性競爭也將持續加碼,整個產業鏈上沒有誰能獨善其身,只能病急亂投醫的多措并舉,在不明朗的市場之中謀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