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錢!錢!掌門人一邊大比例分紅,一邊大比例質押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報表發出之前,東方雨虹在上半年凈利潤下滑了近30%,且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13.28億的情況下,還于9月底進行了大手筆的分紅。以現有總股本扣除公司尚未完成回購注銷的股權激勵限售股30.750股后的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 股派發現金紅利6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14.62億元,分紅數遠超上半年財報中公布的凈利潤(9.43億)。
實控人李衛國持有上市公司5.3億股股票,按上半年分紅計劃,李衛國能分到3億以上。今年5月,基于去年的派息方案,李衛國才剛剛從上市公司拿走了3億多的現金分紅。也就是說不到一年,光是靠分紅派息,李衛國就從上市公司拿走了6億以上的資金,而公司上半年整體利潤才9.43億,占公司利潤的63%。
李衛國大比例質押股權
截至8月末,李衛國持股質押率達到78.35%。9月25日,公司發布《關于公司控股股東部分股份解除質押的公告》,解除部分股權質押后,李衛國及其一致行動人李興國合計質押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為72.57%,仍處于較高質押率。
而在今年8月底,李衛國又進行了補充質押。一般來說,股東頻繁的補充質押,說明此前股權質押有著平倉的風險存在。東方雨虹股價已由歷史高點的63.14元/股下跌至如今的14.63元/股,跌幅高達78%。公開報道還披露,東方雨虹證券部曾表示,李衛國補充質押手中股票,“是因為股價一直在跌。”如果持續大跌,已質押手中近8成的股票,未來還能拿出什么繼續質押?
事實上,今年以來東方雨虹發布關于控股股東進行股票質押式回購、質押展期等質押相關的公告32次,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并不常見。資本市場股票質押的目的可能是多種資金需求,例如投資項目、償還債務或者戰略布局等。大股東質押股份融資,如果無法按時償還債務或者股價下跌導致需要補充大量抵押物而無法提供時,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財務風險。
圖源:東方財富網頁端截圖
大額分紅與高比例質押背后,令不少投資者擔憂,實控人是否存在較大的資金需求,分紅政策是否可能成為少數股東的套現工具?是否為企業未來的發展留出足夠的流動資金?
100多億應收賬款“遙遙無期”,現金流仍為負值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東方雨虹提及,業績下滑主因是下游需求不及預期,身處“大行業小企業”格局的防水行業,東方雨虹的產品依賴于房地產產業鏈頗為嚴重。房地產行業經歷了多輪降杠桿、去庫存、資金收緊等周期調控,目前行業拐點未現。2023年防水行業總產量同比下降11.5%,行業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為了能夠穩住營收,東方雨虹在應收賬款上做出了讓步,接受了下游客戶的不平等待遇和要求。
截至9月底,東方雨虹應收賬款高達106.8億元,較2023年末的95.68億元增長11.6%,占當期營業收入的50%左右。高額應收賬款帶來最直接的便是減值損失,前三季度東方雨虹應收賬款壞賬損失高達6.37億元,占歸母凈利潤的50%,集體資產減值準備總額為64471.62萬元。
圖源東方雨虹《關于2024年前三季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
除了表面的壞賬損失,東方雨虹還有“債轉房”的“內傷”。今年上半年財報報表中首次出現“投資性房地產”科目,金額高達16.22億元(三季報為16.14億元),也是東方雨虹下大力度清理應收賬款的一種措施。
圖源東方雨虹《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 》
關于工抵房處理,東方雨虹此前曾表示“考慮現金流和稅金成本問題,直接將抵賬房產賣給終端客戶”,以回收應收賬款。但在收房、驗房、資產評估和洽談方面能否達成共識,還是個未知數。而回顧2023年末李衛國說過的話,“收不回本錢的生意不做,不賺錢的生意不做,不靠譜的客戶不服務”,這似乎將要對客戶硬氣起來,想要拿到主動權和話語權,避開下游的重重雷點。
從現金流情況來看,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東方雨虹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計為222.7億元,而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小計為227.6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923億,雖然較第一季度和上半年有所改善,但是面臨的壓力依然不小。
應收票據暗藏“殺機”,資金鏈危機何解?
此前東方雨虹曾表示,為應對應收賬款壞賬風險,始終堅持風險控制優先,實施“對到期應收賬款實行零容忍”,本期應收賬款的同比減少似乎說明這些措施卓有成效,但是應收票據方面卻出現了233%的暴增。東方雨虹是從2018年起大幅增加應收票據使用的,當年企業應收票據增長超過三倍至15.47億元,其中大部分都是商業承兌票據,這也埋下了隨時會引爆的雷。
而據wind數據,截至今年6月末,企業一百多億的應收賬款中,賬齡1-2年的占比15.44%,2-3年的占比12%,3年以上的占比8.25%,鑒于其所處行業下游涉及較多地產企業,過往幾年中,房地產企業出現不少“爆雷”案例。因此,上述應收賬款中未來或仍存在一定的減值計提壓力。
隨著百強房地產企業近半爆雷,房建供應鏈上的防水、涂料、建材企業也面臨資金鏈風險。截至9月末,東方雨虹總資產為474.32億元,較上年度末下降7.31%,現金流危機也不可忽視。
經營的壓力,也與企業的經營業務模式有關。東方雨虹生產的建材產品,主要依靠三大銷售模式——零售渠道、工程渠道、直銷業務。直銷模式不需要通過經銷商,可以直接與大型企業集團銷售供貨,這里面暗藏殺機。因此東方雨虹從以大B為主的直銷模式向C+小B為主的渠道銷售模式轉變。推廣“合伙人機制”,拓寬工程渠道,重點發力C端,推進渠道下沉,力求擺脫對房地產行業的依賴。同時開拓第二增長曲線“民建集團”和第三增長曲線“海外業務”。
從海外角度來看,據半年報,來自境外的營收僅4.05億,占總營收比2.66%。想要通過海外市場增加新的盈利增長點,顯然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從民建角度來看,砂漿的業務雖然在布局,但真正發揮作用或許還需要一定的時日……如何平衡資金鏈的安全與投資建設的風險,以及上下游產業鏈之間的關系,或將成為東方雨虹的一場“生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