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務院發布《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該條例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修訂的內容包括,明確工作職責、強化款項支付責任、完善監督管理和投訴處理措施、加大違法處罰力度等。更加細化的措施也讓眾多涂料中小企業看到了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發布的國務院令第728號公布《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引發多個行業熱議。時隔五年左右,國務院令第802號修訂條例發布,其中對于中小企業的銷售和賬款給予了更大力度的扶持,對于支付周期和方式,也進行了量化。

根據802號文件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從中小企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應當自貨物、工程、服務交付之日起30日內支付款項,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0日;大型企業從中小企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應當自貨物、工程、服務交付之日起60日內支付款項。

看似1-2個月的賬期并不算短,但實際在涂料化工產業鏈中,中小企業為下游工業和建筑領域提供產品,常常遭遇賬款回收難題,從交付貨物到收到款項,可能需要等待數月甚至半年以上。部分工程項目還要分期付款,整體賬款的收回周期甚至達到2-3年,且還無法保障全部收回。

除了賬期長之外,涂料化工等行業的中小企業還面臨了商票困境,這種給下游企業帶來便利的支付方式,卻成了阻礙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攔路虎”。商業匯票時間長、風險大,如果需要緊急“取錢”,就需要自己去市場上“找路子”提前兌付,有些甚至需要5個點的手續費,導致企業財務費用大筆支出。
即便是資金實力強,也需要應對長期風險,下游房產企業頻頻爆雷,未兌付商票屢屢逾期,甚至變為“廢紙”,工抵房、以債券來抵商票等花招百出,卻無法真正解決中小企業的資金鏈問題。房產巨頭恒大近幾年頻被傳出最終對簿公堂或全員出動要賬,這些曾經“抱大腿”的供應鏈企業,最終要靠“撕破臉”的方式來維權。
此次條例第二章第十一條規定,不得強制中小企業接受商業匯票、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等非現金支付方式,不得利用商業匯票、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等非現金支付方式變相延長付款期限。這將保障涂料中小企業在交易中的資金支付選擇權,減少因非現金支付方式帶來的資金風險,使企業的資金流轉更加順暢。
貨款要不回來還是后期的難題,在前期接單時涂料化工中小企業也面臨一定的危機,也就是墊資問題。在涂料行業的工程項目中,尤其是涉及政府投資的建筑涂料項目,以往存在一些不規范的情況。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在進行涂料采購和施工項目時,可能出現無預算、超預算開展采購的現象。例如,一些地方的公共建筑在進行外墻涂料翻新項目時,沒有充分做好預算規劃,在項目進行過程中不斷增加涂料用量和施工范圍,卻沒有相應的資金保障。這就導致施工方,很多時候是中小企業,不得不先行墊資,以維持項目的推進。
而墊資行為往往使中小企業陷入資金困境,一旦項目出現拖延或資金撥付不到位,企業可能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正如東方雨虹董事長李衛國近期緊急呼吁的,“欠賬的生意、收不回錢的生意、不賺錢的生意千萬不能做了……大家千萬別再墊資了,墊資就是找死。”一句話點破了眼下涂料企業共同的痛點。
條例第二章第八條規定,機關、事業單位使用財政資金從中小企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應當嚴格按照批準的預算執行,不得無預算、超預算開展采購。政府投資項目所需資金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保落實到位,不得由施工單位墊資建設。這一規定將有效避免涂料中小企業在參與政府相關項目時陷入墊資的泥沼,保障了企業的資金安全,使其能夠在公平、規范的環境下參與市場競爭。
在涂料企業的交易往來中,大型企業拖延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的情況并不少見。一些大型涂料品牌企業,在從中小企業采購原材料或半成品后,常常以各種理由延遲付款。比如以法人變更,內部流程繁瑣為由,拒絕或者遲延付款。還有在合同未作約定的情況下,以等待竣工驗收備案、決算審計等為借口,長時間拖欠貨款,甚至長達數月。中小企業由于擔心失去合作機會,往往只能被動等待,打掉牙齒往肚里咽。
如今,條例第二章第十四條明確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不得以這些理由拒絕或者遲延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第十七條還規定,遲延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的,應當支付逾期利息。雙方對逾期利息的利率有約定的,約定利率不得低于合同訂立時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未作約定的,按照每日利率萬分之五支付逾期利息。這一規定為涂料中小企業追回應收賬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增加了大型企業拖延付款的成本,促使其按時履行付款義務。
即便是規定不能拖延支付,不能延遲付款,但仍有企業鋌而走險,抱有僥幸心理。當中小企業涂料化工遭遇賬款拖欠等問題時,以往常常面臨投訴無門的困境。某小型水漆企業為一家大型建筑裝飾公司供應涂料產品,項目完工驗收后30天內卻被以各種理由拖延,涂料企業多次與裝飾公司溝通無果,甚至找到電視臺曝光,想要走法律程序,但較長的周期和屢屢需要到場做證,還是讓他們犯了難。即使找到了投訴渠道,也可能面臨長時間的等待和復雜的處理流程。
如今,條例第三章第二十五條規定,受理投訴部門應當按照原則,自正式受理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按程序將投訴轉交有關部門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處理。處理投訴部門應當自收到投訴材料之日起30日內形成處理結果,以書面形式反饋投訴人,并反饋受理投訴部門。情況復雜或者有其他特殊原因的,處理期限最長不得超過90日。這一明確的投訴細則為涂料中小企業提供了有力的維權途徑,當企業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得到受理和解決,增強了中小企業維護自身權益的信心。
對于新修訂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不少涂料化工人十分關注,并期待量化細則能夠扭轉企業生存難的局面,畢竟這是多年來懸而未決的難題,多家企業呼吁,龍頭人物倡議,每年人大會議的提案都有所涉及,已經成為火燒眉毛的痛,對于涂料產業來說更是如此。
涂料行業具有顯著的周期性特征,原材料價格波動、房地產市場調整等外部因素可能對沖政策利好,潛在的市場變化也將帶來新的挑戰,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三季度,涂料行業的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累計超過300億,且減值損失和壞賬計提成為影響企業盈利的主要因素,不能放任不管。眼下如何推動政策執行與企業轉型雙輪驅動,真正破解行業資金困局,為涂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將成為涂料行業發展的主要課題。
(本文由涂料采購網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未經許可或未注明出處,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