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成本重心下移
在歐佩克組織誓言不減產的“鼓舞”下,元旦首周,國際原油市場空頭再度發力將油價“踢落”至50美元/桶下方。隨著“能源之王”原油“垮臺”,順帶把天然氣也拖下了深淵。有關數據顯示,截至1月13日,NYMEX天然氣價格已跌破3美元/百萬英熱單位,至2.9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創2012年以來新低。由于以頁巖氣為代表的非常規天然氣正在快速發展,并對全球天然氣市場產生持續性影響,在非常規天然氣開采成本持續下降以后,未來全球天然氣價格將回落至10年來的最低水平。
而中東、北美和歐洲地區的甲醇生產原料主要為天然氣,成本塌陷導致海外地區低價甲醇出現泛濫趨勢,直接令甲醇成本重心下移。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14日,FOB美國海灣甲醇報價為347.14美元/噸,環比驟降18.36%,而CFR中國主港甲醇報價為234美元/噸,環比大幅下滑27.01%。當下浙江寧波市場的甲醇現貨價為1900元/噸,而CFR中國人民幣完稅價僅為1875元/噸左右,內外升水仍有25元/噸,海外甲醇依然存在涌入國內市場的動力。
供需失衡局面將進一步加劇
伴隨著海外低價甲醇涌入國內市場,供應壓力迅速加大,供需失衡矛盾凸顯,而內陸甲醇企業并未顧及供應過剩的現實依舊投放產能。據統計,近期中煤陜西榆林的180萬噸甲醇裝置、陜西煤化新能源的60萬噸裝置以及兗礦國宏的50萬噸裝置均結束檢修恢復運行,預計未來國內市場甲醇貨源將更加充裕。
另一方面,甲醇需求端卻處在季節性低谷期,無論是傳統需求領域還是新興需求領域,均未顯現好轉跡象。據了解,近期國內部分醋酸企業裝置檢修現象增多,而甲醛企業裝置停車消息亦頻繁傳出。預計后期供需失衡局面將進一步加劇。
目前國內甲醇現貨市場仍然呈現弱勢姿態,各地區價格以下跌為主,其中個別前期未有明顯回落地區在上周也出現深度補跌,平均跌幅超過350元/噸左右。截至上周五河北地區甲醇報價1670元/噸,環比下挫27.86%,江蘇地區報價1790元/噸,環比回落26.19%。
綜合來看,受原油下跌影響,國際市場甲醇價格延續偏弱運行態勢,并且短期難以改善,而隨著供應壓力逐漸加大,需求端無法消化,將導致供需失衡矛盾日漸激化。在多重利空因素影響下,甲醇期價料易跌難漲,主力1506合約將試探下方1800元/噸一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