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涂料采購網】近期亞洲多套裂解裝置停工檢修,加之歐洲和美國對亞洲的套利窗口已經關閉,丁二烯進口供應趨緊。據海關數據統計,4月我國丁二烯進口量為2.89萬噸,環比減少了24.9%。國內市場供應同樣捉襟見肘,4月大慶石化17.5萬噸/年裝置,獨山子石化13萬噸/年裝置及北京燕山石化6萬噸/年裝置均停車檢修,目前北方遼通化工、撫順石化,華東地區中石化外銷量稀少,供方控量放貨,市場整體供貨不多,價格在短期內瘋狂拉漲。
此外,短期需求提升同樣助推行情反彈。今年以來,厄爾尼諾現象持續升溫,海南省西部和南部地區持續高溫,降雨量大幅減少,持續干旱使得天然橡膠大面積休割。據悉,目前海南天然橡膠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40萬畝橡膠已出現停割。受此影響,天然橡膠市場供應銳減,價格強勢反彈。作為輪胎生產中的相互替代產品,天然橡膠的供應減少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丁二烯下游合成橡膠的需求量,支撐丁二烯繼續走高。
然而,價格的沖高難掩丁二烯市場長期供過于求的格局。首先來看需求方面,去年以來,受美國“雙反”,汽車行業增速減緩等影響,丁二烯終端輪胎行業一直處于萎靡不振的狀態。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輪胎行業各項經濟指標全軍覆沒,其中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5.32%,綜合外胎產量減少7.09%,出口輪胎交貨量減少9.76%,輪胎市場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慘況。進入7月,輪胎行業還將接受更為嚴酷的挑戰。首先是將于7月施行的新復合膠標準,標準明確指出復合橡膠中生橡膠含量不應大于88%,結合天然橡膠的關稅上調政策來看,這意味著目前市場上流通的大于88%天膠含量的復合膠將不被認可,并歸入生膠范圍,需繳納1500元/噸的關稅,迫使輪胎企業不得不更新生產配方或者進口高關稅的天然橡膠。此舉勢必將大幅提升輪胎行業的生產成本,打壓企業的盈利。無獨有偶,美國“雙反”同樣將于7月做出終裁,作為中國輪胎的第一大出口市場,一旦終裁實施,國內輪胎行業對美出口受阻,輪胎外銷將進一步縮減。據悉,受此影響,山東地區已有個別輪胎廠有申請破產的意向,終端市場的失利將長期對丁二烯市場需求形成拖曳。
反觀供應面,近幾年來,我國丁二烯供應量穩步上升。2014年丁二烯新增產能30萬噸/年,均為碳四抽提裝置。而原定于2014年投產的山東墾利、青島堿業等多套丁烯氧化脫氫裝置并未如期上馬。此外,此前已建成的該工藝裝置或長期停工,或低負荷運行。其根本原因在于丁烯氧化脫氫裝置生產成本遠高于丁二烯抽提工藝,在去年后半年丁二烯的迅速走低打壓下,企業利潤受到擠壓,被迫推遲投產時期。如若丁二烯價格進一步上漲,國內處于待投產或停車的丁烯氧化脫氫裝置可能聞風而動,產能噴井式爆發,屆時丁二烯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劇。
回首去年同期,即將進入下游淡季的丁二烯市場同樣漲勢驚人,與目前的市場走勢及其相似。現在國內丁二烯供應仍然偏緊,價格有望再攀高峰。但長期來看,當市場供應面緊張的情況得到緩解后,需求低迷仍將繼續主導丁二烯走勢,丁二烯市場極有可能重蹈去年覆轍,再度上演高臺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