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國,已經迎來了國家、產業、企業攜手致力于解決化學產品結構問題的最佳時機。
對照日本石化業的發展,從在華日企角度來看,石化工業需要面對以下課題:其一、有一部分產品今后可能遇到更大規模產能過剩的問題;其二、中國需要一個符合中國社會經濟的需求調整計劃;鋼鐵、水泥、玻璃等領域,政府級別的對策已經開始實施,化學領域同樣也需要政府和業界團體的積極應對。
朗盛化學原料供應是短板
口述|朗盛化學大中華區總裁錢明誠
未來全球發展面臨四大趨勢:綠色機動化、城市化、潔凈水需求以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朗盛尤其看好機動化和城市化。
對化工企業來說,目前來自原材料的壓力很大。原料和市場決定投資,在中國,原料供應是短板,市場需求是優勢。朗盛很關心政策未來的開放程度,混合所有制將是關注重點之一。回首過去,2004年朗盛化學的業務從拜耳分出的時候,亞太區的資產只有5%,而到2015年該數字將達到35%。
空氣產品公司深度關注煤化工
口述|空氣產品公司全球副總裁菲利普
中國煤化工產業規模已居世界首位。其中煤制天然氣、煤制油是中長期最被看好的煤化工項目類型。煤化工裝置須配套大型工業氣體供應設施。預計未來世界70%的空氣分離裝置將銷往中國。
空氣產品公司等企業正在全力適應石化原料多元化、輕質化的趨勢,一方面在適度投入的基礎上積極把握煤制烯烴項目的機會,一方面其蒸汽甲烷重整制合成氣的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可隨時抓住頁巖氣化工的發展機遇。
面對煤化工及配套空分項目投資額較大的挑戰,空氣產品公司實行審慎投資;一方面將年均20億美元投資預算中的較大比例投入中國。與此同時,通過設備的本地化等手段不斷降低裝置建設成本,在過去的三年中,空氣產品公司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其大型空分裝置的成本下降了30%。
道康寧盡快實現生產率革命
口述|道康寧大中華區總裁張康明
未來有機硅行業發展面臨三大重要挑戰:一是行業平均增長速度有限,預計增速與世界經濟增速持平,在中國和中國GDP增速持平;二是有機硅材料從高科技產品轉化為大宗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產量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三是中國有機硅產業政策尚不明朗,一方面全產業鏈均面臨產能過剩、價格低迷,另一方面能耗高、效益低、環境風險高的地方性金屬硅、單晶硅生產或粗加工企業,常常能夠得到地方政府的保護和補貼,無法通過市場化手段實現優勝劣汰。
道康寧對公司內部、上下游供應商和客戶的調研顯示,成本、勞動力短缺、工作環境和勞工權利、環境、能源與節能、地理擴張等已成為在華外資制造業企業高度關注的問題。在資金密集型行業,中國的投資成本優勢并不明顯,但在市場規模、上下游產業鏈配套方面優勢明顯。日益升高的生產經營成本、日益嚴格的環境法規、日益緊缺的土地和勞動力資源,要求中國盡快推進和實現生產率的革命。
塞拉尼斯增加可盈利性業務
口述|塞拉尼斯亞洲事務高級副總裁歐博禮
中國市場正呈現出三大趨勢。首先,隨著GDP增長速度的放緩,市場競爭的加劇,未來在中國市場尋找機會比之前要有難度。此前塞拉尼斯醋酸業務的增長速度一直維持在中國GDP增長速度的1.3—1.5倍,但今后將很難維持這么高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