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5日,亞邦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應于2016年2月14日兌付本息的債券“15亞邦CP001”不能按期足額償付,已構成實質性違約,該債券應付本息總額為2.159億元。
對于違約原因亞邦集團解釋稱,董事長許小初此前應相關部門要求協助調查,部分銀行因此收貸、壓貸,造成公司資金鏈緊張。
而《華夏時報》記者發現近日往上流傳一份署名許小初,簽署日期2月25日的《致亞邦集團全體員工的公開信》。該公開信最早在2月25日晚上約9點半被掛在“中吳網”論壇里,之后被今日頭條“化龍港網站、金壇市的山水網等多家網站轉載。公開信顯示,除了許小初“協助調查”風波導致銀行收貸和集團員工集資款集中兌付逾10億元外,亞邦集團2015年還因為互保和房地產而損失逾6億元。
“2015年,對于亞邦集團公司(總部)來說是個災難性的一年,受外部互保企業(牛塘化工)牽連,被迫輸出現金逾3億元;因為與政府合作西太湖房地產開發,損失全部投入的本金及利息逾3億元。”許小初在信中表示,集團及各子公司(除上市企業亞邦股份)資金鏈緊繃,甚至發生物流及外部互保企業貸款逾期和欠息。
根據興業證券發布的研報,亞邦集團和子公司亞邦股份2015年前三季度業績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而且集團公司其持有的亞邦股份公司的股權幾乎全部被質押,亞邦股份股價在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已跌至15.92元,可能存在較大的補充抵押需求。當前,集團公司經營業績受制于宏觀經濟環境和行業發展前景限制,優質資產也已受到較大限制,短期內資金周轉困難較大。
而根據上述公開信,亞邦集團為渡過難關,準備發起集團全體員工,人人參與集團增資擴股活動:本次増資擴股,每股1元,新老股東同股同權。擴股目標從現在的1億股擴大到5億左右。按總股本5億股計算,3年后,每股資產值可達20元左右。
與此同時,許小初在信中還描繪了一個亞邦集團3年后的前景:集團投資的企業(涂料(新陽)、顏料、藥業、農藥這四個盈利能力較大的產業)上市和所持亞邦股份股票(1.66億股)的資產增值空間有90億左右,加上現有資產9億,集團資產總值可達100億左右。
2月26日,記者致電亞邦股份證券部核實該情況,其工作人員表示不知道具體情況,如果要核實要去集團核實,“上市公司員工是否參與增資擴股我也不太清楚。”亞邦集團內部人士隨后表示,這個公開信只是公司內部正在研究的事,但是不知被誰公開出去了。